北京大学私募股权培训班
课程内容
您当前位置:北京大学私募股权培训班|PE班|PE培训班---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北京招生办 >> 课程汇总 >> 私募活动 >> 浏览文章

什么影响PEVC行业未来十年的枯荣?

  IPO关闸的结局,换来的是“A股的暴跌”+“PE/VC产业的大萧条”。请问,当初选择IPO关闸,还有什么意义?

  论题:PE/VC抓狂IPO撤单潮:LP不惜违约拒绝出资承诺

  摘要:面对投资退出遇阻,着急的可不止是VC/PE机构,还有其背后的出资人们(LP),眼看着自己的投资回报遥遥无期,急于套现的希望越来越渺小,LP们不得不做好全部投资继续“冰冻”的最坏打算。与此同时,LP与VC/PE机构管理人之间的矛盾也逐渐升级,当“等待时机再递交IPO资料申请”之类的搪塞之词无法奏效,其余的退出方式因各方争议无果而搁置,很多LP甚至不惜冒违约的风险决定不再履行剩余的出资承诺。

  CV点睛:

  中国的LP们为什么如此焦虑?我们都会异口同声的说出一个理由:IPO被政策性锁死。

  就像一旦水池出口被堵死,这池子水就成了死水,水质会变差,没有鱼可捞,岸上的LP们便不再往池里注水,时间拖久了,一潭死水甚至最后也会慢慢蒸发掉。

  因此,PE/VC业内人士都在焦急得等待着IPO何时开闸的消息,仿佛一旦IPO开闸了,PE/VC便如同褪掉了紧箍咒,可以“揽月捉鳖”。

  但,或许,我们还漏掉了什么。

  IPO关闸的负面影响,确实非常大,但或许这并非PE/VC行业未来的最根本威胁。在笔者看来,PE/VC行业未来的最根本威胁,在于中国微观经济层面已经显露出衰退的初兆。

  或许是某些保荐、审计等中介机构缺乏自律、集体性造假,让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次新股群体出现了不计其数的业绩“变脸王”,因此,证监会才在今年初掀起了轰轰烈烈的IPO财务核查风暴,至今半年,260多家拟IPO企业被迫撤单。

  但,众多IPO“变脸王”的集体性出现,真的就是IPO承销发行过程中过度包装就能炮制得出来的吗?

  260多家拟IPO企业倒在IPO核查关口,真的就是证监会IPO核查小组火眼金睛、铁面无私,就能砍掉1/3过会企业吗?

  这背后,是不是有更深层次的可能性:从2011年之后,是不是中国的微观经济出事了,是不是大量企业经营环境出现了集体性衰退,导致业绩出现拐点式下滑?

  事实上,如果观察2010年后中国宏观经济产业经济的整体运行情况,除了房地产业一枝独秀外,几乎大部分产业都出现了整体退潮(这其中当然包括PE/VC)。

  比如:高铁行业的拐点在2011年初,PE/VC行业的拐点在2011年底,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行业的拐点出现在2012年中,煤炭有色金属行业的拐点出现在2012年底……如今,伴随着银行业场内交易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暴涨至高利贷式的水平,似乎,身为“百业之母”的银行业也有了一丝拐点的味道。

  这种众多产业领域的拐点性衰退,对于PE/VC行业未来的破坏力,远远比IPO关闸,更加严重。IPO关闸影响的是现在,而拐点影响的是未来。

  我们可以单纯从IPO关闸角度去验证拐点的破坏力。

  追溯到去年10月IPO关闸动机,是因为从当年5月到9月,伴随着新股发行加快,A股毫无抵挡得从2400点刺破2000点,最终暴跌至1949“建国底”,促使政策层选择IPO关闸,让A股二级市场休养生息。

  可二级市场的问题显然不是IPO开闸关闸的问题所能解释的。如今,IPO关闸了大半年,此前盛炒的“抽血效应”不存在的前提下,A股不仅没有任何好转,反而再次跌穿2134“钻石底”,跌穿1949“建国底”,临近1840“鸦片战争底”。

  IPO关闸的结局,换来的是“A股的暴跌”+“PE/VC产业的大萧条”。请问,当初选择IPO关闸,还有什么意义?

  笔者主观以为:中国的微观经济领域,因为近几年来各种要素和价格的扭曲,早已出现十分严重的问题。这一问题,不是某一产业,某一领域,而是系统性问题。

  当资金、人力、资源、价格等各种要素都集中在与房地产相关的十几个行业时,意味着其他各个产业领域的资源被挤占。

  这一产业不平衡趋势过度演变,一旦遭遇万亿级别的货币宽松,意味着资金泡沫的在单一产业领域的超级累积。一旦这一产业又被定义为了支柱产业,那么,如果想要一个光明的未来,资金等各要素从单一产业领域的大迁徙和均衡化,是必走之路。而一旦走上这一道路,初期,或许将遭遇一场因为资金迁徙,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震荡。

  当各种产业要素在短期内以人的意志引导和转移,这本身就蕴含着极大的风险。

  新能源的大跃进和大跳水,便是最佳的例子。因为这种转移,并非市场间的自然流动,最终也并非为市场所接受。

  2013年,是比2008年有过之而无不及的急剧变化的一年。美联储退出QE、日元急速贬值、黄金大暴跌、中国股市大跳水……一切都值得关联和推敲,或许,很快还有更大的剧变即将上演,而中国,无疑也将处于这次全球性剧变的风暴地带。

  以上拙劣吐槽,含糊而又说教,只为引出一个观点:PE/VC,绝非一个独立的行业,他紧密联系着实体经济,联系着产业经济,联系着微观企业。影响PE/VC行业未来十年枯荣的因素,也绝非IPO开闸,而是中国实体产业领域的运行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