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投中集团万格券商直投与PE最大区别在于监管

ChinaVenture北京时间12月10日消息,投中集团主办的“股权投资行业沙龙——券商直投战略谋变”在北京百富怡大酒店举行,投中集团分析师万格在发言中表示,券商直投跟VC/PE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VC/PE行业虽然之前是在国家发改委的监管之下,今年的7月正式划到证监会,但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规定,而券商直投从最初2007至今,证监会不断发布一些相关业务规范,来规范券商直投行业的发展。
万格认为,券商直投在运作发展过程中,在募投环节以及团队市场化激励机制方面都存在向市场化VCPE转型的阶段,比如不限于向他背后上市的券商背景去募资,更多向一些市场化大型机构去募资。
以下为发言实录:
大家好我是投中的分析师万格,今天分享一下券商直投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转型趋势。首先从国外的券商直投发展情况来看,券商直投是国际券商的重要收入来源,整个收入占比大概占在整个券商收入的60%左右,尤其现在一些资本市场比较发达的美国,他的收入占比可以占到高达70%左右,尤其从投资回报上来说,可以高达10倍左右,我们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开展一些券商直投的业务。后期因为各个公司运作不太规范,在2001年4月证监会叫停的这种直投模式,2006年之后国务院重新提出券商可以参与风险投资,2007年中金中信试点工作开始之后,标志着国内券商直投开始正式的进入发展阶段。
那么从整个2012年上市的券商收入结构来看,目前国内的上市券商的经济业务收入大概占到40%,投行的收入是20%,也就是自营业务是20%左右,这个跟国外发展状况来比还是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一方面发展券商直投业务可以使本土的券商尽快与国际的券商相接轨,向这种投资化的投行模式去转变,另外可以更多像财富管理的模式去转型,改变国内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另外一方面券商直投既然加入VCPE这个行业中去,他成为VCPE行业一个比较重要的竞争主体,也会推动股权投资行业一个更快的发展。
说到券商直投不得不提这个监管环境,它跟VCPE最大的一个不同就是,VCPE行业虽然之前是在国家发改委的一个监管之下,今年的7月份正式的划到证监会去监管,但是到现在仍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细致化的一个法规去规定,这个VCPE行业的一个运作模式,而券商直投从最初2007至今证监会一直是不断发布了一些相关券商直投的业务规范,来规范券商直投行业的发展。比如说在2007年的9月,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开展直接投资业务试点的唯一意函,在这个文件中提到,证券公司可以以不超过公司净资本15%的自有资金来设立,券商的直投公司,并首次批准了中信和中金两家公司来开展直接投资业务。那么在2011年的7月,证监会又发布了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指引,在这个指引发布之后,对于国内的券商直投行业还是产生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在这个文件当中,它叫停的就是之前券商的投行部门去负责保荐这个公司,然后直投的公司负责去跟投的这样一种模式,并且在这个文件提出设立一些直投基金。
在2012年的11月证监会又发布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规范,这个规范是对券商直投一个业务发展的一个细致化的规定,它规定了券商直投基金的一个备案,一个从业人员,还有券商直投可以设置基金类型方面,券商直投也是在这样一个证监会严格的监管之下发展一个比较规范化的运作模式。
另外就是从这个数据层面来看,根据就是我们投中集团旗下CVsouce统计显示,从2007年至今,国内已经有超过50家券商公司成立券商直投子公司,累计注册资本已经超过350亿元,从左侧这个投资的图来看,从2010年和2011年VCPE行业处于一个比较火热的发展阶段的同时,券商直投也是投资呈现一个爆发式的增长。
那么从退出这个层面来讲,2009年的创业板的开板来说,券商直投也是取得比较好的退出。在2012年底到今天,A股的IPO窗口一直没有开放,导致券商直投在IPO退出层面也是呈现一个明显的下滑了,今年只有两家券商直投实现退出。
从券商参与股权投资的业务类型上来看,也沿着证监会的政策监管这样的发展流程,在2007年的证监会的试点开放之前,已经有证券公司通过合资组建基金管理公司的方式,参加这个股权投资业务。比如在2004年的11月,海通证券就成立了海富金汇基金来开展股权投资业务,2008年的6月,中信证券就组建了中信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目前管理的规模大概是90亿元的绵阳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随后在2007年证监会的试点业务开放之后,逐渐就有券商通过直投子公司与政府来合资建立这种基金管理公司,这种层面的参与股权投资业务更多的是为了体现政府的市场配制的一个资源导向的作用。
比如说比较典型的案例在2009年的6月,北京市农业投资有限公司跟金石(音)共同发起设立了,北京金石农业投资基金管理中心,然后来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并且建立政府对农业投资的一个新机制。
在2001年政策指引发布之后,券商开始作为LP的来参与基金的运作,这个层面可能是不参股这个基金管理公司,比较典型的代理案例是2001年的4月,长江证券出资设立了并提供股权投资有限公司,随后在2012年之后,证监会首批设点同意了这个直投基金的设立,最先获得试点是三家公司。分别是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那么从整个发展流程上看,最初是券商作为GP参与这个股权投资,到最后作为LP,到最后更多是发挥直投基金一个主导的模式。
那么券商直投既然是作为VCPE行业比较有利的竞争主体,在实际的运作中,它跟VCPE机构还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从募资层面上来讲,一些具有上市背景的券商直投的话,可以利用上市券商的背景,来提供比较好的募资渠道。另外的话就是说在券商之前积累的一些大型的机构客户资源可以提供比较好的募资方式。
那么在投资层面也就是之前,就是大家分享过的券商的投行部门,他们利用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可以为券商直投的投资部门提供一个比较好的项目资源。那么由于券商直投是不可以获得显资和个人的LP投资,所以VCPE机构在募资这个层面来讲就比较具备优势,尤其是说之前已经成熟运作过的VCPE机构,他们有一些比较稳定的LP,在投资阶段也是比较广泛,它可以延伸到企业发展到产业链的各个阶段,比如说种子基金、天使基金这种情况。团队激励也是PE机构跟券商直投最重要的优势,它是一种比较市场化的激励机制。
最后的话,我们觉得就是券商直投在运作发展过程中,可能是从募资还有投资这两个层面,还有以及投放管理,还有这种团队的市场化激励机制方面都存在一个像市场化VCPE转型的阶段,比如投资的话不仅仅局限于之前的就是说只是向他背后上市的券商背景去募资,更多向一些市场化大型机构去募资,从投资的层面来讲,之前在证监会叫停这个保荐加直投模式之前,券商的退出周期是比较短的,大概只有9个月,2009年的时候。在2012年的时候已经延伸到16个月,这个看出从投资周期的增长,可以使券商直投更多的注重于投后服务的管理方面。最后从这个团队激励机制方面,需要更多地向市场化去转型,去分配,以及一些团队成员更多来自于VCPE机构还有审计还有律师这样的情况,未来这个券商直投未来是要向一个市场化的转型,我的分享就这样,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