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私募股权培训班
课程内容
您当前位置:北京大学私募股权培训班|PE班|PE培训班---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北京招生办 >> 课程汇总 >> 私募活动 >> 浏览文章

卫哲“退进”初想做PE被泼冷水

  站在落地窗前,镜头感十足的嘉御基金董事长卫哲耐心配合着摄影师的工作。

  此时,他的视线停留在窗外,33层的高度可一览半个新浦东的景观。在卫哲所处的位置,距离杭州西溪湿地阿里巴巴(以下简称:阿里)新园区有两百多公里的距离。如没有2011年的那场意外“事故”,或许此时的卫哲正站在阿里的新办公室内。

  卫现在所处的也是一个全新办公室,这或许是国内投资人办公室装修得最豪华的一间,从壁炉、雪茄吧、红酒柜、油画、古典吊灯及古典宽松的沙发,内饰整体英国绅士的豪华装修风格更像是一家奢华会所,而非办公室。布局呈现的海派风格,与卫曾在海外工作生活多年不无关系。同样,卫在职场的经历同样深受其多年海外工作的影响。

  1993年,卫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进入当时中国最大证券公司万国证券做总裁秘书,并从秘书一路升到资产管理副总。随后他跳槽至四大会计公司之一的普华永道当财务顾问,2000年,他转投百安居中国区担任CFO。两年后,31岁的卫哲成为百安居中国总裁。从秘书到世界500强中国区总裁,卫哲只用了9年时间。在担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期间,卫哲在三年内,将营业收入由不到5亿元,提升到50亿元。卫哲在世界500强企业的管理经验,让求贤若渴的阿里董事局主席马云眼前一亮。

  8年前,百安居中国区原总裁卫哲正式加入阿里,出任集团资深副总裁兼企业电子商务(B2B)总裁。经过短暂磨合,卫迅速上位成为全球最大B2B网站阿里首席执行官。当一切看似顺理成章时,突来的变故使得卫哲无奈地离开阿里。2011年2月21日,阿里宣布为维护公司“客户第一”的价值观及诚信原则,2010年公司清理逾千名涉嫌欺诈的“中国供应商”客户,公司CEO卫哲引咎辞职。

  辞职后,卫哲迅速成立了嘉御基金,开始创业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嘉御基金背后的投资人名单颇为神秘,从打工皇帝到投资人,卫哲开始了他的新征途。

  回归

  2011年2月末,离开阿里后,卫哲的夫人希望其能多休息一段时间。卫在阿里时,因办公在杭州,家在上海,与家人聚少离多。三周能回家两次,对于卫来说就算奢侈了。他在阿里期间几乎没有休过五天以上的假期。卫告诉夫人:“我先休息6个月,然后再决定以后做什么事情。”然而,只休息了不到6个星期,卫哲便闲不住了。

  卫想做风险投资。他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告诉夫人,而是将电话第一个打给了其相识18年的好友—嘉御基金创始合伙人朱大铭(原德同资本合伙人)。当卫哲兴冲冲的告诉朱大铭想进入投资领域做PE时,没想到却被朱大铭泼了冷水。“我没想到他会反对,他说你挺有钱,不需要再工作。况且目前基金竞争激烈,全国上万家投资机构,整个基金行业是人傻钱多。”卫哲告诉《环球企业家》。

  卫哲向朱大铭再三强调:“我想给企业做免费咨询,提升企业价值,创造投资机会,而不是去恶性竞争比价格。”

  几天后,卫哲再次邀约朱大铭一叙。卫哲询问朱大铭是否愿意一起合作?朱大铭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觉得他是个非常靠谱的人,他的想法是非常成熟的,和他一起创业很踏实。”朱大铭说。如此的信任,是基于朱大铭与卫哲18年根深蒂固的友谊。1996年,两人相识于伦敦。当时两人同在伦敦普华(当时普华和永道还没合并)事务所工作,因当时在伦敦的上海人很少,两人及两个家庭都成为很好的朋友。

  在获得朱大铭的支持后,卫哲又拨通了马云的电话。马云问卫哲:“我有现成的PE平台,你为何不加入云峰基金跟我们一起做?”对此,卫哲婉拒了:“我想尝试完全不一样的投资模式。”

  “卫哲离开阿里后有很多选择,做投资一直是他的梦想。”朱大铭说。早在2005年时,卫哲就和朱大铭谈过做投资的想法。当时,卫哲有两个选择:一是加入阿里巴巴;二是加入一家PE基金。“一个人想做什么事情,其实和他的职业生涯很有关系。卫哲的第一份工作便是做投行(万国证券),虽然他后来做过实业,当过百安居中国区总裁、阿里巴巴的CEO,但他更擅长资本运作。”当卫哲离开阿里后,朱大铭已猜到卫哲会重回他的老本行。

  嘉御基金的团队搭建得极为速度,从邀请到全部人员到位,只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更有意思的是,在卫哲搭建的团队里,基本上都是熟人和老同事,甚至很多同事是曾经的上下级。而这些人中,无一人是纯资本出身,全部是来自企业的高管。

  这是因为,在卫哲看来,经商最大的成本是信任。作为一个新团队,要把这个成本降到最低,用彼此磨合好的熟人最好。嘉御基金在内部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创业两年内,不从外部引进陌生人。“只有当我们把很多问题和理念磨合沉淀好以后,公司才会对外开放引进人才。”2013年,嘉御基金的大门才向外界开启。两位陌生新人均入职为投资总监,其中寇渝佳较为特殊,他曾是嘉御基金背后投资机构的投资总监,现成为嘉御基金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