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内容PE抢滩医疗集中在民营和高端
近日,弘毅投资并购上海最大民营医院杨思医院的消息,给火烧得正旺的医疗投资领域又添了一把柴。尽管近期有投资领域专业人士声称创投圈泡沫严重,但医疗投资领域的热潮丝毫不见降温迹象,反而呈众星捧月之势。
投资机构前赴后继今年以来,从行业来看,各大投资机构布局医疗产业的脚步正在加速迈进。有行业人士指出,医疗服务领域改革已上升为医改的首要任务,医保覆盖面急需扩大的情况下,医疗健康行业正成为继互联网行业后的又一投资热点。
就在弘毅并购消息发布的前几日,9月24日晚间,上海莱士发布公告,公司拟出资47.58亿元收购同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89.77%股权;同一天,黑石旗下基金数亿美元投资苏州欣荣博尔特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周前的9月18日晚间,天津九安医疗发布公告称,小米将出资2500万美元收购其20%的股份。医疗投资领域资金进驻的步伐如此密集,与国内医疗产业的改革政策风向推动有直接关系。
记者了解到,2013年10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发展的若干意见》40号文,明确提出"非禁即入",成为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健康等相关领域的纲领性文件。相关部门随后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关于做好清理取消不合理规定加快落实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相关政策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扶持社会资本办医。
中国医疗领域发展的不完善,也成为资本进入寻求掘金空间的一大动力。弘毅投资总裁 赵令欢 表示:"中国医疗产业方兴未艾,需要优秀的医护人员,更需要专业的管理人才。我们希望通过弘和,汇聚国内既懂医疗又懂管理的人才,不断收购良好资质和基础的医院,打造一个能够提供连续、系统、高品质健康关爱的医疗服务管理平台。"
从行业来看,PE投资绝大部分集中在民营专科医院以及高端医疗机构。今年1月,高端妇产医院安琪儿宣布获得来自红杉资本的B轮投资;2月,复星医药旗下子公司拟联手TPG以不超过1.93亿美元及所持315.71万股,参与美中互利私有化(将持有其48.65%股权)。
近几年,在PE投资民营医院的范例里,达晨投资爱尔眼科被奉为经典。2007年7月,达晨创投出资720万元入股爱尔眼科,持有300万股,每股成本为2.4元。2009年9月创业板开闸,爱尔眼科成为首批上市的公司。一年后,达晨在解禁期一过便悉数套现,累计套现超过1.6亿元,回报超过20倍。但是否所有投资机构都能迎来一场这样的丰收,却仍然是个未知数。
投资机会哪里找?
越是在市场疯狂的时候,越是要保持头脑清醒,这是投资者必须要理解并做到的。达晨创投医疗投资部总经理汤国平表示,越是大家疯狂砸钱的时候,越是要谨慎对待,眼下炙手可热的民营医院投资已经出现泡沫,如何从中发掘值得投资的项目,让他颇为犹豫。
对此,美国史带投资顾问、亚洲有限公司执行合伙人董颖表示,看好肿瘤、精神科等专业壁垒较高的专科。她在最近一次医疗与资本的论坛上指出,在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存在短期、中期和远期的投资机会,短期在高端医疗和私立专科医院,中期在公立医院的转制以及医疗延伸方面,到了远期,高端医疗和私立专科日渐成熟,会有一些并购的机会。
同时,移动医疗也迅速成为了行业关注焦点。有券商研究报告认为,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移动医疗有望在2014年步入高速发展期,2017年市场规模或将达到230亿美元,复合增长率超过50%。互联网医疗已经不是主题炒作,而是大势所趋,应提前布局。
但显然,机会与挑战并存。投资人士分析,虽然国内医疗领域投资案例不断增多,投资金额越来越大,但至今仍鲜见成功退出案例。如作为中国PE行业最早涉足医疗产业投资、并对医院投资的机构,鼎晖已投资诸如新世纪儿童医院、安琪儿医院、绿叶制药、康弘制药等多家医疗健康机构,但在医院方面尚未有一例完全退出的案例。
除了退出风险之外,政策风险是国内医疗投资领域的又一现实问题。行业人士指出,目前是医改的关键时期,每项政策都会引发行业的重大变化,比如社会资本的"非禁即入"金融政策变动。投资并购所需资金很多时候依赖于金融市场,当金融政策变化时,直接影响企业是否还有足够的资金进行此类活动。资本市场政策变动,上市公司管理规范、公司法、证券法、国有资产管理办法等法律和政策的出台,都使得原先的并购操作或多或少受到影响。
- 上一篇:硅谷女VC自述活在男人的世界里的好处
- 下一篇:VC疯抢早期1笔VC拆成10笔天使
